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推广成果 > 重点成果

推广成果

Promotion results

基于嗅觉反应的抗虫混交林设计技术

来源:云南省“十三五”重点推广林业科技成果 时间:2019-03-20 21:08:32 阅读1416 次

拥有单位

西南林业大学

评价方式

验收

推荐单位

西南林业大学

取得时间

2013

成果来源

国家林业局科技计划项目

杨斌

联系电话

0871-63863651

电子邮箱

swfukjc@163.com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300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许可使用、合作转化、技术服务


成果简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针对云南切梢小蠹通过气味物质识别寄主植物这一特点,采用化学生态学方法开展研究,证实非寄主植物对云南切梢小蠹选择寄主有明显干扰作用,据此开展非寄主对云南切梢小蠹寄主选择的调控技术和机理研究。通过室内试验和野外试验,开发出针对云南切梢小蠹控制非寄主树种选择技术、非寄主与云南松混交配置技术、非寄主气味缓释和干扰技术,试验示范效果良好。该成果取得的系列技术不仅对于云南切梢小蠹控制有重要作用,对其他森林有害生物控制也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该成果主要应用于林业有害生物控制领域。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筛选出对目标害虫有明显影响的非寄主乡土树种藏柏、川滇桤木、滇朴、旱冬瓜4个,获得混交比例在1/3~1/2,采用行状、株间和随机混交3个模式对小蠹虫选择寄主干扰作用较好。室内实验干扰效果比对照高50%~80%。

项目筛选出对云南切梢小蠹寄主搜寻和产卵有明显抑制作用的非寄主气味成分2个。研制出气味缓释微胶囊,微胶囊气味稳定释放时间超过30天,可用于林间云南切梢小蠹的控制。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获授权发明专利3个;制定省级地方标准“松小蠹防治  抗虫混交林营建技术规程”(DB050-20141);发表论文24篇。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建立试验示范基地400亩,控制效果显著,三年以后小蠹虫种群密度降低60~80%。

分享到
416833834@qq.com